資訊動態(tài)
聯系我們
90后盲人中醫(yī)調理師麻威林在給顧客診療。
紅網時刻記者 彭雙林
90后的你在干什么?生于1990年的河南洛陽人麻威林,雖然雙目失明,但他從馬來西亞歸國后,入駐湖南頤而康“特色技術工作室”,帶動健全人一起創(chuàng)業(yè),將正能量和中醫(yī)理念傳播遠揚,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。今年的5月20日是第二十八次全國助殘日,近日,時刻記者走近麻威林,探尋他的經歷和夢想。
名氣:收入是最好的證明
位于長沙星沙三一路的頤而康針灸推拿門診部是長沙縣衛(wèi)計委批準成立的一家以中醫(yī)為特色的頸肩腰腿痛醫(yī)療門診部。麻威林是這里的招牌專家,上樓的電梯里、入店大堂以及店內墻上等顯赫位置,都有他的照片,寫著中醫(yī)綜合治療專家及個人簡介。
來到頤而康“創(chuàng)業(yè)”僅2年,麻威林就讓其經營的特色技術工作室走上正軌,他也成功地將個人收入提升至月薪六七萬元,成功邁入中產行列。
麻威林的綜合治療工作室,通常從上午10點鐘門店開始營業(yè)就變得忙碌。工作室共6張床,麻威林和2個助手,不緊不慢地穿梭其中,為客人治療。上至耄耋顫巍的老人,下至年輕亞健康的小白領,都慕名前來。
出生于1990年的麻威林,是河南洛陽人,自小失明,但從不言棄。他曾經在長春大學特教班進行了5年針灸推拿的專業(yè)學習,畢業(yè)后在廣州工作一年多,后又去到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皇家警察合作社下屬醫(yī)院工作兩年多,將中醫(yī)針灸按摩技術傳播海外,也更好地提升了自己。
創(chuàng)業(yè):志同道合邂逅好平臺
2015年底,從馬來西亞歸國的麻威林來長沙看望好友,在朋友的推薦下接觸到頤而康,當時頤而康的創(chuàng)始人祝剛正提出“特色工作室”的概念,這讓麻威林眼前一亮——“這不就是我想要的模式嗎,提供給個人發(fā)揮的平臺,又不束縛你的個性化發(fā)展,就算以后我真出去單干,現在先當練練手也不錯?!甭橥盅杆僬J同了頤而康的企業(yè)文化及管理方式,并加入了頤而康,成立綜合治療工作室。
然而一開始并不順利,沒有任何先例和經驗可供借鑒,麻威林的工作室一度陷入被動局面?!扒芭_分給我一個客人,我就治療一個客人,工作室經營很困難。”麻威林開始思忖,“如果一直這樣,經過專業(yè)學習的我,和那些普通的按摩技師又有何區(qū)別呢?”
麻威林開始在工作室管理及技術方面下功夫。他到處請教有經驗的同事、業(yè)務部門和技術部門的經理、店長等,并隨時觀察客人治療的效果,他發(fā)現,原來自己并不是什么都能治,通過摸索總結,結合龍氏治脊術和李林點穴療法,他琢磨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治療方法。
他甚至通過中醫(yī)按摩診療及心理干預,成功地幫助一名顧客治愈了困擾其20余年的抑郁癥。
夢想:改變社會公眾對視障人士的認知
“他對自己要求苛刻,個人修養(yǎng)很高。”這是麻威林所在的頤而康星沙店店長肖必棟的評價。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麻威林的能力及為人。宋江紅是店里的資深中醫(yī)特色調理師,后來出于對麻威林的信賴和敬仰,加入了麻威林的工作室,成為其助手。
麻威林也不止于前,他每天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兩個小時學習,6月,他即將參加通常只有健全人參加的中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資格證考試。
關于未來,麻威林有自己的目標,他希望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,在工作之余,幫助其他同事提升技能,提高收入。他更希望,“用自己的案例,激勵盲人朋友走出一些不正確的心理誤區(qū),給社會公眾一個新的對視障朋友的認知。”
湘公網安備 43010202001393號
資訊動態(tài)
news聯系我們
contact us熱點聚焦
90后歸國盲人中醫(yī)調理師在長沙圓夢
發(fā)布時間:2018年05月24日90后歸國盲人中醫(yī)調理師在長沙圓夢:收入是最好的證明
90后盲人中醫(yī)調理師麻威林在給顧客診療。
紅網時刻記者 彭雙林
90后的你在干什么?生于1990年的河南洛陽人麻威林,雖然雙目失明,但他從馬來西亞歸國后,入駐湖南頤而康“特色技術工作室”,帶動健全人一起創(chuàng)業(yè),將正能量和中醫(yī)理念傳播遠揚,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。今年的5月20日是第二十八次全國助殘日,近日,時刻記者走近麻威林,探尋他的經歷和夢想。
名氣:收入是最好的證明
位于長沙星沙三一路的頤而康針灸推拿門診部是長沙縣衛(wèi)計委批準成立的一家以中醫(yī)為特色的頸肩腰腿痛醫(yī)療門診部。麻威林是這里的招牌專家,上樓的電梯里、入店大堂以及店內墻上等顯赫位置,都有他的照片,寫著中醫(yī)綜合治療專家及個人簡介。
來到頤而康“創(chuàng)業(yè)”僅2年,麻威林就讓其經營的特色技術工作室走上正軌,他也成功地將個人收入提升至月薪六七萬元,成功邁入中產行列。
麻威林的綜合治療工作室,通常從上午10點鐘門店開始營業(yè)就變得忙碌。工作室共6張床,麻威林和2個助手,不緊不慢地穿梭其中,為客人治療。上至耄耋顫巍的老人,下至年輕亞健康的小白領,都慕名前來。
出生于1990年的麻威林,是河南洛陽人,自小失明,但從不言棄。他曾經在長春大學特教班進行了5年針灸推拿的專業(yè)學習,畢業(yè)后在廣州工作一年多,后又去到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皇家警察合作社下屬醫(yī)院工作兩年多,將中醫(yī)針灸按摩技術傳播海外,也更好地提升了自己。
創(chuàng)業(yè):志同道合邂逅好平臺
2015年底,從馬來西亞歸國的麻威林來長沙看望好友,在朋友的推薦下接觸到頤而康,當時頤而康的創(chuàng)始人祝剛正提出“特色工作室”的概念,這讓麻威林眼前一亮——“這不就是我想要的模式嗎,提供給個人發(fā)揮的平臺,又不束縛你的個性化發(fā)展,就算以后我真出去單干,現在先當練練手也不錯?!甭橥盅杆僬J同了頤而康的企業(yè)文化及管理方式,并加入了頤而康,成立綜合治療工作室。
然而一開始并不順利,沒有任何先例和經驗可供借鑒,麻威林的工作室一度陷入被動局面?!扒芭_分給我一個客人,我就治療一個客人,工作室經營很困難。”麻威林開始思忖,“如果一直這樣,經過專業(yè)學習的我,和那些普通的按摩技師又有何區(qū)別呢?”
麻威林開始在工作室管理及技術方面下功夫。他到處請教有經驗的同事、業(yè)務部門和技術部門的經理、店長等,并隨時觀察客人治療的效果,他發(fā)現,原來自己并不是什么都能治,通過摸索總結,結合龍氏治脊術和李林點穴療法,他琢磨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治療方法。
他甚至通過中醫(yī)按摩診療及心理干預,成功地幫助一名顧客治愈了困擾其20余年的抑郁癥。
夢想:改變社會公眾對視障人士的認知
“他對自己要求苛刻,個人修養(yǎng)很高。”這是麻威林所在的頤而康星沙店店長肖必棟的評價。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麻威林的能力及為人。宋江紅是店里的資深中醫(yī)特色調理師,后來出于對麻威林的信賴和敬仰,加入了麻威林的工作室,成為其助手。
麻威林也不止于前,他每天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兩個小時學習,6月,他即將參加通常只有健全人參加的中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資格證考試。
關于未來,麻威林有自己的目標,他希望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,在工作之余,幫助其他同事提升技能,提高收入。他更希望,“用自己的案例,激勵盲人朋友走出一些不正確的心理誤區(qū),給社會公眾一個新的對視障朋友的認知。”